
本报记者 黄仕强 本报通讯员 杨唯潇配资公司排名前十
阅读提示
为提升社会保险参保质量,提供权威、个性化的社保规划指导,重庆市创新打造了“社保规划师”专业服务队伍,并通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 从“办业务”到“做规划”,规划师们通过贴心服务,为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算清缴费账与待遇账,当前账与长远账。
日前,重庆市第二批“社保规划师”专题培训及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开班,60余名学员接受系统培训,考核合格后即可获得专项职业能力资质并持证上岗。这是继今年7月首批119名“社保规划师”通过考核后,重庆市打造的又一批社保服务专业力量。
记者了解到,“社保规划师”队伍由重庆市人社局牵头,市社会保险局具体负责组建及运行管理,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开发考核项目并制定培训计划。队伍成员遴选自社保经办机构、税务部门、社银合作机构及基层社会组织,旨在为参保单位和群众,特别是灵活就业群体提供权威、专业、个性化的社保规划服务,推动社保服务“精准滴灌”。
把“糊涂账”变成“明白账”
“我前几年在外地打工,社保在当地缴了4年多,现在回到重庆了,想把社保续上,请您帮我看看应该如何操作。”近日,记者在重庆九龙坡区社保中心看到,在重庆打零工的单师傅正在与“社保规划师”杜鹏咨询社保缴纳事宜。
杜鹏微笑着招呼他坐下,开始介绍重庆市目前个人参保缴费的几个档次,“另外,我还想了解一下,你后续是打算继续打零工,还是考虑进企业工作呀?不同的情况,参保方案的选择也会不一样”。
“后面还是会继续找工作的。”单师傅用肯定的语气回答道。杜鹏继续询问了一些他的个人相关信息后,并根据其年龄、收入等情况做出“按100%档次缴费”的建议。“算账”过程中,杜鹏还为单师傅讲解了社保关系转移、个人退费及单位续交的衔接等注意事项。单师傅听得十分认真,不时点头表示理解,“感谢你帮我把‘糊涂账’变成了‘明白账’”。
这样的案例在重庆并非个例。多名“社保规划师”表示,目前,不少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的“急难愁盼”主要集中在分不清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与待遇差别,“账本算不清”的困惑以及“续保不稳定”的焦虑等方面。“我们为其解释清政策、算清‘养老账’后,打消了不少灵活就业人员的断保念头。”一名“社保规划师”告诉记者。
此外,为提高服务质效,重庆还研究开发了“养老金测算”小程序,集成参保信息查询、养老待遇测算等功能,助力“社保规划师”更好地开展社保规划服务,帮助劳动者可视化测算养老待遇。
“社保规划师”持证上岗
今年7月,重庆市首批119名“社保规划师”经统一培训考核后持证上岗,标志着重庆在社保专业化、精准化服务中迈出关键一步。
“培训期间,我们要学习社保法规政策、沟通技巧、数据应用等理论知识,还要聚焦大家关切的参保适配性分析、养老待遇测算等高频场景,通过模拟演练、案例研讨等方式提升应用能力。”首批持证上岗的“社保规划师”杜鹏翻开培训笔记,密密麻麻的记录中,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衔接规则”等条文摘要,也有用“存钱罐”比喻解释个人账户积累的沟通总结。
“持证上岗后,我们要通过‘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方式,帮助群众算清缴费账与待遇账,当前账与长远账。”杜鹏说。
重庆市社会保险局局长杨尚彬介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群众对参保缴费规划和养老金测算等涉及自身切身利益的服务内容要求更加具体,需求日益增多。在此背景下,重庆积极探索社保经办服务新路径,创新组建了“社保规划师”队伍。
记者了解到,作为连接政策与群众的“桥梁”,“社保规划师”的核心职责聚焦“精准规划”“全链服务”两大方向。一方面结合现行社会保险政策与群众个人实际需求,如参保缴费、待遇领取等,提供专业、经济、适配的社保方案;另一方面,从养老保险参保登记、关系转移接续到待遇申领,全程协助群众准备材料、协调问题、跟踪进度,并通过线上线下渠道以通俗语言解读政策,消除认知误区。
杨尚彬表示,下一步,重庆市还将持续扩大“社保规划师”覆盖范围,目标实现每个乡镇、街道至少配备1名持证规划师,同时优化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服务,推动社保业务一站式整合至“渝快办”平台。
从“办业务”到“做规划”
“我们以前主要是办理参保、缴费等业务,现在还身兼‘代言人’‘业务通’‘规划师’‘讲解员’数职。”杜鹏的这句话,道出了“社保规划师”服务模式的转变。
今年8月初,杜鹏与同事黄维一起走进九龙坡区西彭镇社保所,为30余名一线社保经办人员传授他们在“社保规划师”培训班中学到的知识,并着重讲解如何从“办业务”的思维转变为“做规划”的思维。
“就拿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来说,以前我们可能只是告知他们参保流程和缴费标准。但现在,我们要深入了解他们的收入状况、家庭情况、未来规划等,为他们量身定制最适合的参保方案。”杜鹏进一步解释道,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从60%至300%,具有“多缴多得”的特点,但为劳动者尤其是灵活就业群体规划参保方案时,还要综合考虑他们当前的生活水平、经济负担等。
“以前,民众到窗口直接告诉我们他选择的缴费档次,我们为其办理,服务就算告一段落。如今,不仅要为他们讲解参保、待遇等社保基本政策,做到‘问不倒’‘难不住’,还要充分运用养老金测算等各种工具,把‘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晚退多得’的原则转化为民众看得见、摸得着、能计算的数据信息。”黄维补充道。
记者了解到,在重庆,从“社保服务专员”到“社保规划师”的转型,不仅是名称的变化,更是服务精度与专业度的全面升级。这些“社保规划师”们深入社区院落、田间地头配资公司排名前十,用通俗语言为群众答疑解惑,确保民众“听得懂、用得上”,用有温度的服务打通社保惠民“最后一公里”。
辉煌优配吧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